【超速學習】以應用場景來拆解學習目標的高效策略

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2 年 10 月 16 日

超速學習

學習的成就感來自於成果,對於自己有興趣想學習的技能,付出相對的時間努力之後,能夠讓自己持續學習下去的動力,就是成果的回饋。

然而為什麼有些人的學習歷程走在同樣的起點,幾年之後,有的人成為了該領域的專家,而有的人卻只以緩慢的速度在成長,如果說大家都是花同樣的時間努力,那麼結果的不同主要就是來自於學習的方法。

在《超速學習》一書中有一個最核心的概念,就是『後設學習』,意思是學習如何學習。

具體的做法是先確認最終的應用場景為何,然後拆解學習目標進而設定學習計畫,例如今天要學習英文的話,假設應用場景是工作上要能跟外國人溝通開會,那麼學習目標就可以專注在口說、聽力及商用英文為主,學習計畫就可以是每周2-3次的跟家教持續練習英文。

超速學習就像是有系統的建立一條學習捷徑,但這條捷徑不輕鬆、也不好走,你必須要把自己丟到舒適圈以外的地方,因為你所想要達成的目標或成就都在這邊。

如果你也是一位喜歡自我學習、持續自我成長的朋友,就讓我們一起探詢《超速學習》這本書吧。

甚麼是超速學習?

根據書中對超速學習的解釋為 :

超速學習 : 一種獲取技能與知識的策略,兼具自主性與高強度。

既然超速學習是一種策略,那它就不會是各種學習情境下的唯一解答,只會是某些情況下的最佳方案。

而超速學習也是一種自主學習,重點在於你決定要學甚麼之後,了解自己為何要學,然後拆解並設定學習的方法。

尤其進入職場後自主學習更為重要,因為你不再是有人替你規劃學習計畫、考試測驗的學生,也沒有人會主動給你下一步的職涯規劃是甚麼,所以我認為『學習如何學習』是一生受用的技能。

你應該超速學習的理由 :

第一個理由是為了你的工作。快速學習困難的技能,比在工作上平凡地苦幹實幹多年,具有更大的影響力。

第二個理由是為了你的個人生活。你感到最幸福的時刻不會來自做簡單的事,而是發現你真正的潛力,並克服你的自我設限

超速學習的三大幫助 :

  • 加快原有工作的發展 : 透過選擇一項有價值的技能,並專注於快速培養熟練度,就能加快原本的學習進程。
  • 轉換工作跑道 : 經由精心設計的超速學習計畫,培養出工作外的興趣技能。
  • 培養隱藏優勢 : 透過超速學習去橫向發展工作上的相關技能,讓自己更具職場價值。

作者簡介

在進入本書的內容探訪之前,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是甚麼樣經歷的人能夠規劃出『超速學習』這套策略的呢。

作者 史考特.楊 ( Scott H. Young ) 今年31歲,28歲之前就因為完成幾項有趣的自學計畫而聲名大噪,被網友譽為『學神』。

作者 Scott H. Young
圖片來源 : github.com/ScottHYoung

其自學計畫包括 : 利用超速學習法一年內學完MIT資訊科學四年課程,一年內學會使用西、葡、中、韓四種語言,一個月學會專業素描肖像畫技巧等。

除了寫作之外,他同時也是多個線上學習課程的教師。

學神Scott H. Young不說英語的一年 (右邊為作者史考特.楊)

了解作者自己實際執行超速學習法的成果之後,對於這套策略相信會更有說服力,接下來分享如何透過書中的法則成為一位超速學習者。

如何成為超速學習者?

本書提出九個普遍法則,構成了超速學習計畫的基礎。每一個法則都體現出一個成功學習的特殊觀點,這九大法則分別如下圖所示 :

  1. 後設學習 : 先畫一張學習地圖。
  2. 專心致志 : 把刀磨利。
  3. 直截了當 : 走對短的路,勇往直前。
  4. 反覆操練 : 直擊你最大的弱點。
  5. 提取記憶 : 用測驗來學習。
  6. 意見回饋 : 別閃避重拳。
  7. 保留記憶 : 別往有漏洞的桶子倒水。
  8. 培養直覺 : 先深掘,再累積。
  9. 勇於實驗 : 往舒適圈外探索。

作者根據自己對超速學習計畫的觀察與個人經驗,來整理這九大法則,並儘可能參考龐大的認知科學文獻。

接下來我們就針對這九大法則一一做說明及分析吧。

後設學習

先畫一張學習地圖

先畫一張學習地圖

一開始先學習如何學習你想進行的主題或技能,去弄清楚並做好研究,以及如何運用你過去的能力,讓學習新技能變得更簡單。

接著把你為某個特定計畫所做的後設學習研究拆解成三個問題 : 『為什麼』、『做甚麼』、『怎麼做』。

決定為什麼、做甚麼,以及怎麼做

  • 為什麼 : 指的是了解你的學習動機。若你明確知道為何要學一種技能,就可以省下大把時間,把你的計劃聚焦在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上。
  • 做甚麼 : 指的是為了成功,你需要取得的知識與能力。把事情拆解成概念、事實與程序,能讓你標出自己將面對的障礙,以及如何用最好的方法去克服。
  • 怎麼做 : 指的是你在學習時將使用的資源、環境與方法。謹慎做出選擇,對整體學習成效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
思考這三個問題後,可以把對應問題的答案繪製成學習地圖,可以時時提醒自己的動機及目前所處的位置。

學習地圖

專心致志

把刀磨利

把刀磨利

培養專注的能力,可以幫助你在專注於學習時騰出更多時間,更容易放手去做。

人們在專注度上會遇到的困難,主要以三種情況出現 : 無法開始無法維持,以及無法做到真正的專注,超速學習者會堅持不懈地想出辦法來解決這三個問題。

問題一 : 無法開始專注(即拖延)

一方面取決於你要做的事情的複雜程度,有時候會因為沒有想法或不知道如何開始而持續拖延不去做。

另一方面也因為生活周遭有太多的事物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,尤其是手機,只要一滑FB、一看Line、一開始看Youtube,時間就會不知不覺的消磨掉。

而我目前讓自己專注的方式就是透過番茄工作法,透過專注25分鐘然後休息5分鐘的間歇式工作法,來養成每30分鐘一個循環的專心致志習慣。

問題二 : 無法持續專注(即分心)

若你發現自身的問題是專注力無法持續太多的話,可以參考研究人員的建議,比起把練習集中在同一時間,分散在不同的學習時段更能讓人記住所學。

例如在學習歷程中穿插各種不同的項目,英文學習到一個階段時,可以轉換閱讀或是寫作,透過交叉學習的輪流操練也是比較合理的學習方式。

問題三 : 無法做到真正的專注

假設你可以進入專注狀態並且持續,那要如何讓你的學習達到最大的成效呢?

有些有趣的研究認為包含了二個變因 – 『興奮感』與『工作複雜度』,但我認為應該再加上『環境』的因素。

因為興奮感過強,專注力就會開始受損,過度興奮之後,你會變得非常容易分心。而對於解數學題或練習寫文章這類較複雜的工作,態度放鬆的專注力比較有益學習。

不過對於我自己來說,環境因素會間接影響另外二個變因,所以一個適合工作的環境能夠讓我控制自己的興奮度,也比較能夠冷靜的處理複雜的工作。

直截了當

走最短的路,勇往直前

走最短的路,勇往直前

直接學習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單純花很多時間去做你想變擅長的事。例如想學英文,就去創造一個需要說英文的環境,想專精寫程式,就直接開啟一個專案來實作。

然而並非所有學習計畫都能套用,因為有時能夠直接學習的場景可能很少或很困難,例如我想成為機師的話,不可能直接練習開飛機,但是能透過模擬的方式,讓自己預先假想可能遇到的情況。

簡而言之,真正的學習,其實是在直接做你想變擅長的事時才會發生

反覆操練

直擊你最大的弱點

直擊你最大的弱點

要堅決改善你最大的弱點,把複雜的技能拆解成一個個小部分,然後精通每一部分,再組合起來。

『反覆操練』跟上一步的『直截了當』是一個連貫的學習動作,也就是先直接學習在反覆操練。

例如透過實際去說來練習一種語言,透過寫軟體來學習程式設計,透過寫文章來改善寫作技巧。藉由直接練習想學會的技能會弄清楚最終想應用的場景為何,以及如密切符合真實的情境。

而反覆操練就是先分析直接練習的技能有哪些待加強的部分,然後獨立出這些要素,之後針對弱點做重複的練習。其實就很像《刻意練習》一書中提到的概念。

提取記憶

用測驗來學習

用測驗來學習

測驗不只是評估知識,也是創造知識的方式。試想如果你是一個正在準備考試的學生,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你會用重複複習教材的方式學習? 還是闔上書,透過自由回想的方式,試著記起書中的內容?

讓我告訴你實際測試的答案是,練習提取記憶(自由回想)比複習的效果要好得多,原因是甚麼? 有個答案是『有益的困境』,概念來自心理學家畢約克 (R.A.Bjork),較困難的提取記憶會引發更好的學習

提取記憶能發揮強化未來學習的功效,甚至可以在學習新事物之前,也就是還沒有資訊可供提取時,就發揮效力。

試著提取一個尚未存在你腦中的答案,就像鋪設一條道路,可以帶領你走向一棟尚未被建造出來的大樓。

意見回饋

別閃避重拳

別閃避重拳

回饋是嚴厲且不舒服的,要懂得如何利用它,別讓你的自尊心妨礙了你。從雜音中萃取出訊息,如此你就會知道哪裡該注意、哪裡該忽略了。

對於回饋的恐懼,經常比體驗回饋本身要更讓人不舒服。因此,並非負面回饋本身有那麼大的能耐可以阻礙進步,而是害派聽見批評的恐懼會使學習停擺。

最好的行動就是直接投入最艱困的學習環境,即使一開始的回饋非常負面,仍能降低你對展開一項計畫的恐懼。

保留記憶

別往有漏洞的桶子倒水

別往有漏洞的桶子倒水

要了解你忘記甚麼與為何忘記,要學習不只是現在記得、也要永遠記的事情。

書中提供了幾個能夠維持記憶與技能的方法,可以根據學習的場景來測試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技能的方式。

用重覆來記憶

若你在乎的是長期記憶,就不要死背硬記,這也是最後研究支持的學習建議之一。因此在較長的學習期間,建議把學習時段分散在較多區間當中,這雖然容易導致短期表現稍微不佳,但長期下來的表現則會好很多。

過度學習 : 超越完美的練習

過度學習是個受到充分研究、也相當容易理解的心理現象 : 做出比『表現良好』更多額外的練習,能拉長記憶儲存的時間。

過度學習與直截了當的法則有巧妙的吻合,因為頻繁地直接使用一項技能,會包含過度練習某種核心能力,因此對經常遺忘極具抵抗力。

培養直覺

先深掘,再累積

先深掘,再累積

相對於初學者傾向只看問題的表面特徵,高手則是聚焦於更深層的原則,並能夠直搗問題的核心。一個問題的表面特徵,不總是與解決問題所需的正確步驟有關,新手需要較多嘗試與錯誤才瞄準正確方法,反之高手卻能立刻用對的方法開始解題。

唯有累積夠豐富的解決問題經驗,才能建立一種理解其他問題運作方式的深層心理模式。說到直覺,可能覺得很神奇,但事實或許平凡許多,也就是直覺是大量有條理地處理問題經驗的產物

勇於實驗

往舒適圈外探索

往舒適圈外探索

作者把實驗心態視為成長心態的延伸 : 成長心態鼓勵你去看見改善機會與潛力,實驗心態則是制定一個計劃,去達到改善的目的

實驗心態不只是假設成長是可能的,也會打造新的策略,主動探索所有幫助你成長的可能方式。

成功實驗的四種方法

  1. 先模仿,再創造 : 這個策略的優勢在於,嘗試模擬或複製某個你欣賞的範例時,你必須對其加以解構,以及了解為何有效,掌握基本好的元素之後,再加入你自身的想法。
  2. 把各種方法放在一起比較 : 藉著一起使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通常可以很快得到不只是甚麼最有效、還有哪個方法比較適合你個人風格的相關資訊。
  3. 採用新的限制 : 學習初期的挑戰是你不知道怎麼做,後期的挑戰則是你認為自己已經知道怎麼做。有時正是後者這種慣性導致我們失去了創造性。所以新的限制就是強迫自己不使用舊的習慣。
  4. 混合不相關的技能,找到你的超能力 : 對許多創意或專業技能領域來說,結合二種不一定有重疊的技能,能夠比只專精一項技能的人而有明顯的優勢,而且不同領域的技能,有時能夠帶來更多靈感、產生更好的效應。

心得總結

在第一次看完這本書之後,因為提供的方法及工具很多元,多到有點不知道自己從何開始實作,反而是在自己開始想要學習另一項新技能時,重新再去翻閱這本書,尋找能夠應用的方法,它就像是一本教你如何學習的參考書。

但也確實如作者所說的,並非所有學習技能以及使用情境都能使用超速學習法,所以『超速學習』會是你想要學習新技能時的策略之一。

相較於超速學習,我認為更要培養的是『自我學習』,也就是自學的能力,自我學習是一種行為、也可以是一種習慣,然後視情況搭配超速學習法,將能使你的學習歷程更豐富也更有效率。

學神Scott H. Young 用中文宣傳新書《超速學習》

You may also like..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